
從快遞到農業,且看順豐布局農村的變與不變
中國是一個農耕大國,有著悠久的農耕文明史,但是隨著傳統農業被現代農業摒棄,我國的農業卻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。
有很多人不解,5000年的中國農業為何不如200多年的美國農業?而6.7億的中國農業人口,生產力抵不過僅284萬的美國農業人口。
美國用不到300萬農業人口,準確的數字為2846389農業人口,制造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農業,制造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農業國家;
而中國6億人種糧,用比美國多出200多倍的人種田,仍不能解決自己的吃糧問題。
我們到底差在哪里?
1、農業從來都不是低技術的行業
說“236個中國農民不抵1個美國農民”,這話讓我們很有些挫敗感。
當然,我們可以找出很多的客觀因素。
比如說美國地廣人稀,而我們人多地少。
我們也可以說美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廣袤的平原,而我們有各種丘陵山地。
這些當然都是原因,而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這些。
也許很多人都沒意識到,看起來平平淡淡的播種收割,看起來沒啥技術含量的農業,其實是一個高科技行業。
這個行業涉及到化學、生物學、物理、市場營銷等等。而且還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支持。
沒有物理學和工程學,就只能靠天吃飯。
不下雨旱死,下雨太多澇死。
借助風車和水車以及溝渠,才可能做到“旱澇保收”。
遺憾的是,古中國在這方面一直是個短板:
我們的都江堰的確全世界獨一無二;但用水車提水澆灌用風車排澇……
這在鄙視奇技淫巧的中國,它們一直不成氣候。
大工程在行,小機械弱雞。加加減減,古中國還算是一個主流水平的農業國。
但是,當拖拉機之類真正改變農業格局的機械出現后,中國和國外的差距就大的沒法看了。
再來說說化學和生物學。
莊稼一枝花,全靠肥當家。
在過去,我們的確知道使用糞便給地上肥,也知道糞便需要先經過腐熟處理才能當肥料;還知道草木灰是好東西……
但是,我們錯過了工業時代。
國外可以一邊平地一邊測出土地每一塊的營養狀況,然后對癥施肥;
國內嘛……鄰居用啥我用啥。
然后,就是良種選育問題。
早期是有意識的留品相優良的做種,從而慢慢改良物種;
之后的雜交時代我們雖然遲到,但拜袁隆平老爺子所賜,總算沒有錯過;
之后的轉基因時代也不算太過落伍……
在這一塊,我們做的可以算是及格。
如今,農藥、化肥、種子,我們都學過來了,但我們的產量依然不高。
這又是為什么呢?
2、小農經濟是一道過不去的坎
5000年的積累,說白了就是歷法、良種和時令,很容易就能被人學了去;就好像近現代的化肥、農藥和雜交育種理論很容易就被我們學會了一樣。
這些方面并不容易拉開差距。
而現代農業本質上是工業,基礎是能源。
在這一方面,我們被遠遠地甩在了后面。
稍微留心的人應該都知道,今年,河南很多地方,高粱、小麥、玉米歉收,為什么呢?
太干旱了。很多農民的莊家沒種上,種上的也給旱死了。
這絕不是個別現象,而是大面積。
盡管你一年辛苦到頭勞作,有沒有飯吃,還是要看老天爺。
這個問題真的沒有辦法解決嗎?也不是。
我們還拿美國農業舉例,這是衛星拍到的美國耕地。
大家可能很奇怪,為啥都是圓形,這樣種其實是為了方便澆水。
每塊地的中間都是一個小水井,接上水管就可以澆一圈。
這樣干旱的問題就解決了。
再加上大型機械化耕種,美國平均每個農民可以管理上千畝土地。
美國2%的人從事農業,養活了其余98%的人口,甚至還成了世界糧倉。
而在我們國家,你想這么澆地嗎?別說那些設備你買不起,就算買得起,一不小心就會澆到別人家的地里。
機械化耕種嗎?地塊太小了,大的機械都進不去。
在這里,我并非要鼓吹美國,我也知道,我們的農業落后美國有很多其他因素,比如我們人多地少,我們的地不好。
但一個核心原因是,小農經濟的效率實在是太低了。
農業作為一個高科技產業,需要規模化經營,更需要有知識有文化的復合型人才來從事。
于是,農業經理人這個新興職業,應運而生。
3、是他們,讓我看到了農業的未來
什么樣的人會去當農業經理人呢?
采訪過很多農場才發現,大多數農業經理人,并不是種田能手,很多甚至對農業一無所知。
他們就是普普通通的白領、媒體人、大學畢業生。
但我們前面已經說了,農業是一個高科技產業,并不是誰都能做。
之前的一個學員,剛接觸農業的時候,連一棵樹要怎么種都不知道。
后來,參加各大農業培訓;看到農業技師,她就抓著農業技師問;認識同行,她就找同行問。
很多新方法,她就在自己的園區先試,老百姓看她都在自己園區搞了,慢慢就有樣學樣。
她最愛說的一句話是:讓農民看見實實在在的效益,他們才肯跟著你干。
如今帶領的林地股份合作社,有萬余畝土地,里面種有櫻花、銀杏、紅葉桃等等。
他們用現代科學的方式統一管理:用微耕機翻地,用無人機施肥、滅蟲,用先進的技術培育新品種。
以往人工做不均勻,而且幾畝地都要花上幾天的時間。
但現在,一臺無人機一天都可以打上200畝。
大家的生活一點點好了起來。
人們常說:“冬住三亞,夏住三郎。”
春天的時候,兩萬畝櫻花基地,還會搞一場盛大的櫻花節,有近10萬人去觀花。
既然來了,吃喝住一樣都不能少吧。于是,搞起了民宿,帶著村民一起致富。
國家要現代化,農業也得現代化。
農民也不想做拖后腿的人。
網上有個網友如此說道,這么多年我們一直在說三農問題,其實,我們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:不是三農有問題,而是,我們在現代化的路上,把農業拋下了。
幾十年來,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,我們的工業和科技,很多都走在了世界前列。
但由于種種原因,唯獨我們的農業還停留在幾十,甚至幾百幾千年前。
我們似乎忘記了,它原本可以成為國家經濟的強勁動力,像我們的現代化工業一樣光鮮亮麗。
而這其實是全國所有人民的期望,也包括田間地頭的農民。
看著這些忙碌在農田里,干勁十足的年輕CEO們,我突然意識到,這遲到的一天,似乎正在萬眾矚目中,姍姍而來。
內容來源:談農業講智慧、農業行業觀察全網推薦
更多干貨、市場分析、重磅案例、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[農業行業觀察]公眾號:nyguancha
相關文章
農業產業周報|先正達、巨星農牧、大北農、金龍魚..
【鄉村振興】 全國811個農業產業強鎮,有什么經..
三農日報|傳統高毒農藥或將逐步退出市場;智慧農..
【未來農業】美國科學院透露:未來農業的五大方..
鄉村振興23個領域(重點收藏)
未來已來!生鮮新零售已突破4千億元..
【數字農業】一文看懂數字鄉村如何建..
硬剛!美國、德國、日本都在拼種業,中國絕不示..
【大佬】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:農業品牌建設..
【海外農業】日本農業:為什么走在世界農業的前..
「佳盛源」“11841”生產經營體系助力縣域鄉村振..
中國數字農業的發展概況
中國智慧農業迎來大爆發(附政策及國外案例)..
萬字雄文!我國農產品加工戰略研究:挑戰與機遇..
【鄉村振興】鄉村品牌打造與運營:把資源變成商..
【數字農業】中國數字農業的發展概況(轉發+收藏..
三農日報|我國嚴禁用宅基地建別墅和會館;農藥細..
農業產業周報|北大荒、雙匯發展、每日優鮮、富邦..
農業產業周報|天邦股份、江小白、順鑫農業、圣農..
農業產業周報|先正達、巨星農牧、大北農、金龍魚..
國家“十四五”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(農業..
首屆建德大學生“農創日”:推動青年人才建功鄉村..
【深度剖析】綠色農業是什么?
零售企業上半年沒完成的KPI,下半年如何追回來?..
重磅雄文!“國家鄉村振興局”正式亮相:把藍圖..
農業“新基建”意義重大,騰訊AI種番茄加速成果..
三農日報|我國生鮮農產品存量市場待盡;全球農業..
【深度分析】什么是生態農業?如何發展生態農業..
【案例】盒馬鮮生:“O2O+LBS”的運營模式..
農業產業周報|正大食品、網易嚴選、好想你、江小..